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上旬,铜罐驿镇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主题纪念活动,通过历史展览、故事分享、阅兵观礼和老兵访谈等形式,引领全镇干部群众重温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系列活动参与人数众多,现场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
阅兵观礼,盛世中国的豪情满怀
9月3日上午,铜罐驿镇政府410会议室内气氛庄重热烈,全镇机关干部齐聚一堂,共同收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与此同时,在各村(社区)分会场,100余名干部群众同时观看了这一盛况。

当铿锵有力的步伐声通过屏幕传来,当现代化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各个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英雄湾村干部李春晓激动地说:"观看阅兵式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这是我们对抗战先烈最好的告慰。"
在建设村老年人服务中心,几位老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阅兵仪式,看到精彩处不禁热泪盈眶。"当年八路军用的是土枪土炮,现在国家有了这么先进的装备,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了!"李爷爷感慨道。

光影记忆,历史长卷中的民族魂
九月的铜罐驿,金桂飘香。在周贡植故居外,"永不褪色的记忆"抗战老照片史料微展览如期开展。清晨阳光洒落,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着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
"妈妈,这个叔叔为什么背着枪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小男孩指着百团大战的照片好奇发问。年轻的母亲俯下身,轻声讲述着八路军战士的英雄故事。不远处,几位老人驻足在陪都重庆庆祝抗战胜利展板前,久久凝视,眼中泛着泪光。
展览现场人民来来往往,三个展板五个展区,带领人们穿越历史烟云。在"抗战生活 人民伟力"展区,工人开凿防空洞场景的黑白照片前围满了观众,那张记录着工人们用血肉之躯开凿防空洞的影像,让每位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和平寄语:笔墨间的祈愿之声
在展区一角,"和平寄语墙"成为最温暖的风景。鲜红的主题标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向未来播种和平"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展板前游客驻足,纷纷执笔,在彩色便签上写下对和平的珍视与祝福。
"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一位女游客工整地写下这行字,郑重地贴在寄语墙中央。不一会儿,原本空白的墙面就变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和平画卷,每一张便签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寄语将被精心收藏,成为铜罐驿镇宝贵的历史记忆。"看到这么多人积极参与,我们深感这份对和平的珍爱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中。"

烽火故事汇,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在童声中熠熠生辉
一颗红星,一段历史,一句句稚嫩却坚定的讲述,把现场每一个人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却充满力量的岁月。8月29日上午,铜罐驿镇党委在周贡植故居举办的“烽火故事汇: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孩子们共同完成了一堂感人至深的历史课。
“他们纵身一跃,山河为之动容……”活动一开始,工作人员深情讲述了“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事迹。现场鸦雀无声,孩子们睁大眼睛,仿佛透过话语看到了那座巍峨的狼牙山和五位战士坚定的背影。
随后,三位小学生纷纷举手起立,用他们清澈的童声,讲述了他们心中的抗战英雄。
“海娃不怕危险,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下面,成功送到了八路军手中!”一名小女孩声音温柔,饱含深情,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机智勇敢的小通信员。
接着,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缓缓道来,重现了王二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的故事:“他牺牲的时候,才和我们差不多大……”她语气轻柔,却字字有力,学生们听的入神。
最后,一个戴眼镜的男孩用铿锵有力的语调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在监狱里长大,却没有放弃学习和希望……”话音落下,现场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工作人员在活动尾声动情地说道:“这些故事不只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抗战精神是坚韧、是勇敢、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希望你们记住它、传承它,让它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光芒。”
随后,故居讲解员带领学生们一同参观了周贡植故居,聆听革命先烈故事。历史虽已远去,但故事从未褪色。在这场温暖而庄重的“故事汇”中,抗战记忆通过一代人的讲述,悄然流入另一代人的心中。精神的火炬,正以这样的方式,安静而有力地传递下去。

薪火相传:青老两代的对话
9月3日,铜罐驿镇宣传工作岗和英雄湾村一起拜访抗战老英雄的家。
在钟爷爷家中,当工作人员问及"最想对年轻人说什么"时,老人沉思片刻后答道:"希望你们珍惜现在的好时光,但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国家富强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
采访过程中,老人拿出珍藏多年的勋章,娓娓道来每个物件背后的故事。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通过老人的讲述变得鲜活起来。年轻采访者不时点头表示被那段历史深深震撼。

通过此次系列纪念活动,铜罐驿镇广大干部群众重温了抗战历史,激发了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各自岗位上贡献力量,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